轻工技术研究中心介绍-尊龙体育游戏

发布时间:2016-10-22 12:06    浏览次数:
 
一、中心简介   
    本中心依托河南省一级重点学科“轻工技术与工程学科”,该学科是在我校发酵工程、微生物等学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学科目前拥有一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和一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轻工技术研究中心现有教师22人,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6人,博士16人,博士生导师3人,农业部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1人。学科现有实验室面积2600m2,一个发酵中试生产线和一个废水处理中试车间,拥有各类实验仪器设备1580多万元。近五年来,先后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省部级重大重点项目29项,横向课题20项,总经费1625万元。发表sci/ei论文18篇,一级学报以上论文36篇,核心期刊论文216篇,出版著作19部。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国家发明专利3项。已培养本科毕业生1138人,硕士研究生106人,博士研究生6人,遍布全省的发酵和生物技术企业,为我省发酵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多年来,在生物化工、发酵、能源与环境等多个领域深入开展了科研创新和成果转化,形成了四个特色和优势显明的研究方向。
  (1)环境生物化工与技术:针对水体和土壤中有毒有机污染物,深入开展了以菌酶结合为核心的降解和转化理论、技术和工艺研究。
  (2)生物发酵工程与技术:面向我省发酵工业,在工业微生物育种、代谢控制发酵及发酵新技术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研究,选育出乙醇、多糖、谷氨酸等多株高产菌株,开发了变温发酵、减压连续发酵、非粮原料替代发酵等多项技术和工艺。
  (3)酶工程与技术:紧密围绕具有重大实际应用需求的微生物酶类开展产酶微生物的筛选、育种、产业化开发、酶分子改造等系列工作,不断创制新酶品,为我省酶制剂及相关应用领域的产品升级换代做出了突出贡献。
  (4)秸秆纤维转化工程:针对秸秆综合转化和利用中的关键技术与工程问题,系统开展了秸秆资源评价、秸秆纤维预处理技术、木质素分离与降解技术、秸秆纤维酶解转化技术等研究,创建了秸秆纤维的“生物资源炼制工程”技术平台。
二、学科带头人简介   
    吴坤,1963年8月出生,教授、博士生导师。2002年博士毕业于浙江大学环境工程专业,主要从事环境生物技术、食品生物技术方面的教学与科研工作,先后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80余篇,出版著作8部,主持省部级各类科研项目20余项,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4项。现任中国微生物会环境微生物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土壤学会土壤生物化学专业委员会委员、河南省微生物学会副理事长。      
    张世敏,1970年6月出生,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河南省微生物学会常务理事。主要从事环境生物技术、轻工发酵技术等方面的教学与科研工作,先后主持省部级各类科研项目16项,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3项,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50余篇,出版专著7部。   
    徐淑霞, 1971年6月出生,博士(在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美国农业部西部研究中心访问学者,河南省微生物学会副秘书长。主要从事环境与食品微生物技术领域的教学科研工作,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30余篇,出版著作教材5部,主持参与国家及省部级研究项目10项,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2项。
网站地图